赵大哥:
你好!
好久没有给你发邮件了,呵呵,昨天我从海淀区到崇文区去参加高保真音响杂志举办的音响制作交流会,从我住的地方到西直门,然后转地铁到崇文门,又从崇文门坐公交到夕照寺,一来一去在车上的时间就足足花了我五个小时(北京太大啦),呵呵,可把我累的够呛!
不过,累虽累,却也是心甘情愿,昨日一行可以说是收获不小。整天看书看的都有些蒙了,去实践一下真是好处多多。昨天听了好几款“发烧大厨”乔小兵制作的箱子,有密闭式的、后加载式的,还有一款是用下水道的管子做的,呵呵,箱子虽小,表现力却都还不错!在试听过程中,有烧友带来一款大名鼎鼎的Harbeth LS3/5A和大厨自制的一款密闭式二分频箱PK,呵呵,大厨说他的箱子有些地方好过LS3/5A,有些烧友也支持他的观点,说他的箱子比较浑厚,解析度高。呵呵,我觉得大厨的箱子虽然是总体不错,但还是比不过LS3/5A啊!在这两款箱子作对比时,我们试听了蔡琴的《月光小夜曲》、圣桑的《水族馆》,还来了一首交响乐《龙迹》。在听蔡姐时,我觉得LS3/5A好过乔大厨的箱子N倍!LS3/5A放出来的声音背景纯净、空灵通透,解析度极高,充分展示了蔡姐那磁而不黏的音色,可是大厨的箱子就没那种味道了,通透感少了好多,有些老烧友说那是浑厚,我觉得那却是浑浊,呵呵!至于圣桑的《水族馆》我倒没有听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到试听交响乐《龙际》,两者就都露馅了,两个箱子都不能表现出交响乐的那种磅礴大气,在各种乐器合奏、高低音大小声共鸣时,这两款音箱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太仓促混乱了,交响乐的那种从容感全失,听起来有点像要男中音唱出女高音的意味——接不上气。看来,要书架箱做到“小箱子、大动态”地步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大厨的箱子还有一个缺点是不好推,在相同的音量格数下出来的声音比LS3/5A的小。
后面,我们还用一款英国之宝的晶体管功放(具体型号不记得了,属于杂志社,听编辑说市价是五万多,真够贵的)和烧友带来的300B电子管胆机(我问那位烧友这款胆机市价几何,他说光原料就花了四千多)作对比,也听了几首曲子,有《班卓琴》、《皇家芭蕾》的录音,总体给我的感觉是还是英国之宝略胜一筹。
对了,为支持烧友DIY,乔大厨在这次交流会上推出了一款密闭式二分频书架箱的套件,据他说烧友把它买回家,只需要扳手和螺丝刀就能把它组装好,它的初步定价是950元。
呵呵,这次还有一个收获是认识了高保真音响杂志的王维民主编和张岩编辑等杂志社人员,以后有问题就可以向他们请教了。
唉,可惜我没有数码相机,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把当时的场景拍下来,再配于一些文字,就可以在大哥的网站上发一个帖子了(“骗”点大哥的唱片听,呵呵)。现在是读图时代,没有精美图片的文字对读者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我甚至还认为,现在社会已经步入了听音(发烧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嗅味、触物的时代了,呵呵!即使现在没有,以后也是势在必行啊!
大哥,我的观点是音乐第一、音响第二,音响完全为音乐服务。我喜欢高频清亮不刺耳、中频饱满柔顺、低频结实有力道感、解析力 通透感 层次感十足的音响,经常听柔美的女声(如常安、伽菲伽尔)、民歌(配器和唱法新颖,有些新民乐性质)、民乐(如古筝、二胡、笛子、琵琶等都是我的最爱)、当然,也喜欢古典和交响(呵呵,我高中的时候就是管乐团的成员呢,我当时吹的是圆号),还有就是轻音乐(像班得瑞、女巫医、喜多郎、神秘园、雅尼、马修连恩等等),不听摇滚、爵士和流行音乐,你看什么音响组合适合我呢?呵呵,不过这种东西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好了这样就失去那样了。对了,大哥,对我上面的文字有什么意见?我的发烧思路有偏差吗?有时间的话,希望你能给我多多指导!
好的,就先到这吧,有空多联系,有时间的话一定去大哥那去看看!再见!!!
王先生(未经对方允许,不能公布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