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文章略微有些枯燥,试试看能不能写的轻松一点吧……
耳机设计是比较专业的一种声频设备设计,其中综合了电声学、材料学、空气力学、外形设计等多个科学和技术层面,一个成熟的耳机设计师同样会综合其所在区域的民族特性、文化积淀等方面,甚至还可以包括设计师本人在音乐和外形等方面的审美偏好,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写成一本独立的书籍,不过鉴于目前发烧群体的知识片面性,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一: 电声学就不必详细说明了。耳机本身作为一种声频产品,所必需的特性就是电声转换。一般采用的是电磁换能技术。也有选用静电换能方式的。不过都脱不出由电信号转换为受控机械运动的设计思路。选用不同的换能方式,在声频特性上会有一定区别。电磁换能技术涉及的技术原理和传统音箱的发声单元大同小异,所以声音特性比较保守,声音比较温润甜美,但是解析力往往不足,尤其是表现在低端的一些大型耳机上。至于静电换能方式,因为转换为受控机械运动的可操作性比较好,声音特性比较自然清澈透明丝丝入扣,但是受制于静电振膜的厚度,其低频响应,尤其是低频量感会略有欠缺。
注意,上述结论只针对所用技术的特性,本身属于推断出来的结论。具体到产品本身,还有设计材料选用,设计思路,面向对象等不同,不可以一概而论。
二: 关于材料学,耳机上最重要的部分是振膜和震动单元的永磁体。磁体现在几乎都统一了,基本上都是钕铁磁体,这种磁体磁性强度要强于传统磁铁十几倍,用在耳机上可以说相得益彰。
至于振膜,一般都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原料及工艺属于商业机密,谁也拿不到的。至于所谓生物振膜,所谓碳纤维膜之类的宣传,只当作宣传就可以了。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属于造势和炒作。耳机设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多得超出一般人想象,厂家当然只能拣能够造成轰动和带来实际效益的部分来宣传。如果真的在宣传中说明在电声学上使用了什么什么技术,在外观上使用了什么什么理念之类的,消费者不一定买帐。不如弄一些看起来比较像“高科技”的词汇渲染一下来得有效。
至于产品的外壳之类,其实只要外形附和声音的传播要求,看着好看,带着舒服就可以了。选料不用多么讲究。用高密度聚酯材料,用金属冲压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至于用樱桃木什么的,说实话,的确是比较好看。但是在音频方面的改善真的能够起到宣传所宣扬的那些目的吗?笔者持保留态度。或者是笔者孤陋寡闻,目前除了日系几个品牌,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这些国家的产品,真没有见过使用所谓原木外壳的。至于说到使用什么钛合金之类的材料,笔者不知道说什么了。希望大家不要冲动,这类产品不会是最佳购买选择。
至于耳机接线,一般都是单分子无氧铜,纯度可以达到6N以上,即99.9999%。甚至还有使用纯银线的。一般说来纯铜线声音比较甜美,解析力稍稍不足。纯银线则解析力十足动态强横,但是略微少了一点韵味。如何选择看个人器材搭配和听音喜好了。
三: 至于外观设计,声音整体走向,一般都是设计师甚至设计团体结合自身民族特色文化特色,慢慢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设计手法和思路。举例来说:
美国产品一般动态强横,刻意提高产品的高频和低频表现。听Rock,Pop等可以说极为享受。但是听古典民乐等音乐题材欠缺一种文化视角上的深厚感,缺少一种韵味。不过近年来美国产品有向英国产品转移的迹象。
英国产品的声音温文尔雅,把美国的耳机比作热情的大姑娘,英国耳机就是大家闺秀。沉稳,浪漫,充满书卷气。不管是英国的音箱还是功放还是耳机,中频的表现都是不可置疑的。音场上的表现更是出类拔萃。听古典室内乐爵士乐都是不错的选择。
日系产品充满了东方文化的那种中庸色彩,既有美系产品的热烈,也有英系产品的温文尔雅,近年来在世界HiFi界的地位逐步上升,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不过限于日本比较狭隘的民族性,以及商业行为在日本社会上的地位,日系产品的性价比明显低于上述产品,表现于产品本身的文化特色也略少一些。在产品宣传上也比较侧重商业性而不是文化性,这是日系产品的不足。
德国产品的表现就如其民族性一般,严谨,庄重,实在。例如森海塞尔产品,其高中低三个频段的表现都力求平衡顺滑,如果只考虑HiFi产品的“高保真”特性,德系产品应该是最有实力的。不过也因为这种设计思路,其产品难免在一些发烧友心目中缺少“个性”,对于追求高频,低频,中频各个层面优秀表现的发烧友心目中就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不过近年来德国产品也正在向热情方面转化,不过不要奢望德国产品有美系产品的“震撼”效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至于意大利丹麦法国等国家的产品,就比较杂。一来不乏表现浪漫的设计特色,二来也有不少借鉴日系产品精雕细琢的工业设计风格,总的来说林林总总,不乏精品,也不少糟粕。需要的话要精挑细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