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机是最贴近听音真实的一种选择。我具体说一说耳机的听音特色。
一. 耳机,尤其是低端的一些耳机,一般属于低阻抗、高灵敏度的放音设备。
相对于发烧音箱动不动上kg的放音单元(俗称喇叭),耳机的振膜重量只有区区毫克级,厚度甚至达到了微米级,STAX静电耳机的振膜更是达到了ηm级。耳机的这种特色注定了对信号源驱动力的低要求。往往放音设备只需要提供几mW的驱动力就可以了。这一点就使耳机放音的时候可以免除放音前级后级和各种音频线和音箱线的造成的信号衰减和混合,而根据听音和画面评测的“终端最劣”法则,可以发现耳机本身要比音箱的放音特性要优秀。
至于“终端最劣”法则,我这里说一下。这一点是在音频设备以及画面设备搭配上经过多年来摸索所发现的一条法则。最早在港台已经欧美的发烧杂志上曾有过描述,主要是作为发烧产品搭配以及价格分配等方面的一个参考。这些年这种说法渐渐消失,不过不代表这种法则失效。这条法则的主要内容是:听音和画面欣赏设备中,最难以做好最容易造成效果劣化的部分是“终端产品”,在音响中指音箱,在视频设备中主要指显示器、投影仪、电视机等等。具体道理我不阐述了,大家自己思索一下就知道原因了。
二. 耳机对音源输出功率和控制力要求较低,但是不代表耳机对音源的要求就最低。
因为耳机的设计方向和听音方式(近耳高声压)的先天条件,可以知道耳机本身要比同价位的音箱拥有更好的解析力。一部放音质量差强人意的CD机,不论是用音箱还是用高保真耳机,其综合表现是不会有什么不同的。事实上,同一台CD机可能会因为使用耳机做放音输出时候的效果表现会更差。因为大部分平价CD机带有的耳机输出电路都很一般,甚至有些不过是用几个电阻几颗电容拼起来的垃圾电路,这时候的耳机输出不是聊胜于无,也不只是鸡肋可以形容,可以说在这台CD机中,这个功能属于耗子屎。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特殊设计的耳放。不过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一点。
就是因为耳机的设计特殊性,对于评价耳机的声音特色和听音感受,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低端的(暂时定在200~500元之间)耳机,一般都属于比较好推声音染色较强的型号,使用一般的随身听,尤其是CD随身听,可以将耳机的特性释放出来。要是自己喜欢这么用,尤其是买耳机就是为了配合随身听,这种使用方法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是耳朵没有问题,这些耳机的效果表现要远远好于随身听本身附带的耳塞。
而中高端耳机(暂时定在800~2500元之间),一般阻抗会比较高,灵敏度也较低,用这些耳机搭配随身听,轻而易举就可以把随身听的输出功率消耗殆尽。这时候的情形可以比喻为小马拉大车,小马是随身听,大车是耳机。这个时候要注意,耳机能推响跟推好不是一个概念。笔者曾用松下CT570推了森海塞尔的HD580将近半年,后来有机会体验了一下使用耳机功放时候的580的表现,之后便买了一副索尼的E888,再也没有舍得往随身听上插我的HD580。小马拉大车可能会有机会跑得很快,但是该停的时候停不了,该加速的时候加不上,拖泥带水,气喘吁吁。所以有这些价位层次中耳机的朋友,如果不是经济状况太差,最好能够给耳机的爱机配一台台式CD机和一台耳放。
三: 耳机属于近耳式的听音方式,一般可以隔绝外界15~30dB的噪音,至于例如KOSS的the Plug或者音特美的ER4等入耳式耳塞,隔绝外界噪音的能力甚至会有35dB以上的能力。所以,耳机本身可以在比较小的音量下聆听。也因为隔音效果太好,往往更容易发现音源在放音素质上的不足,例如信噪比低,动态响应差等等。这一点更说明耳机对音源的选择是很苛刻的。
而隔音效果好,也容易造成听音音量过大的弊病。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和听力损耗,虽然人类的听觉器官有一定的回复能力,可是要是伤害过大,目前的医学仍然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准能够使受损的听力回复。所以,对于长时间大音量听音的朋友要注意一下正确的听音和听力保护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