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初涉发烧的朋友会对各种声音缺乏理性认识,知识的了解。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有许多迷惑与矛盾,下面我们摘要刘汉盛大师的要点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 1、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就是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音质就应该像人的嗓子,是天生如此,本身具备的一种素质。音质好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 2、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颜色的能通过眼睛让我们感受到冷暖的不同,色彩的差异。音色就是通过耳朵而感受到的冷暖不同,色彩的差异。通常,越柔和的声音感觉越温暖,越生硬的声音感觉越冷。音色基本也是生来如此,是器材特有的。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美的感觉大家还是有一定共识度的。 3、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很好理解,大家经常说的: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我们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七段来介绍。 极低频 从20Hz-40Hz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对于我们来说用处不大。 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划为低频。这个频段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就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听。 中频 从160Hz-1280Hz之间 的频率划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一般二分频的中频是由中低音单元发出, 而三分频音箱的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元中。
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中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等。 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为高频。这段频域对於乐器演奏而言,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
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麽宽的频段为极高频。极高频所容纳的全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高音单元要非常敏锐,才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 接著要讨论下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份量的多少,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掌控能力。低频具有弹性,高频柔美不刺耳,我们说它的控制力佳,而控制力的好坏就是器材本身的优、劣了。 4、音场表现 音场是指器材所再生的演奏者排列形状,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就是录音时的原样符合。 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 5、音场的宽度 音场宽度就是音场左右的最大宽度。
音场的深度 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感,是音场的前后的深度距离。 6、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声音密实程度,越密实就越会有重量感,跟棉花与铁块一样,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能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扎实更像真的。 7、透明感
透明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般,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很生硬,清楚但不舒服。 8、层次感 很容易了解,它是指演奏乐器能否清楚再现。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层次感。 9、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
10、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感性认知,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泼有生气,不会死气沈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