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上学,觉得读书是件苦差事,上课时又念又写,就觉得枯燥,没有美术课自由,可大了之后,发现阅读也是另有一番乐趣的,在阅读中你可以没有时间、地理、人际的约束,古今中外,三教九流,都是你从书本上就可以了解到的,我喜欢读的不是什么名人传记,或者成功鸡汤,而是《二十四史》,我也只是在高中毕业后,上大学前的那个假期中,读了一边而已,而在《二十四史》中,最喜欢读的是《明史》,不仅文字用词雅洁,凝练,而且叙事完整,细致客观,通读下来,发现了解一段历史就好像是去了解一个人的一生一样,需要时间去慢慢感悟,给人无限的启发。
硕大的房子可以不住人,不放鲜花盆草,总要有个高大的书柜,存上一整套像《二十四记》这样的专著,不会在意读或不读,而是作为一种对自我的提醒: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不断用学校的知识补充自己,才可以向前进。
在博览群书的过车个中,我发现环境略显得单调了些,虽说是“大音希声”,“真水无香”但还没到达那种境界,总要在书房里选上两首歌,有时是钢琴曲,有时是吉他曲,随着乐曲读书,泡上一杯茶,眼光穿梭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耳朵却可以在窗外的鸟叫声,与几百年前古乐间穿梭,嘴里更是溢满香气。书香,茶香,靓音三味一体,在我的书房中飘荡。
就像茶具,我喜欢有精致的雕花,听音乐更喜欢古典乐中那融合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丰富情感,就是这些凝结了无数前人无数心血的东西,用起来才会更加仔细,在使用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我最喜欢的一张CD是佛拉明哥的吉它曲,让我感受到了旋木超高的速度感。吉它声音弹性充足,快速坚实又饱满的流泻而出,一颗颗音符好像就要打到脸上那样的热辣活生明快,音像浮凸轮廓感明确,舞者拍手踏地板的冲击力也没有任何压缩感,动静分明。驱动力好的放大器,通常在音场上表现都不会有问题,旋木的大部分的声音都倾向音场前半部,所以音场听起来特别的宽大开阔,给人古典音乐厅的恢弘感。一种欧陆风格的潇洒和沉稳随音乐而出。听歌剧、爵士、中乐时,它不亚于市面上;演绎大型乐章时之气势又具有低频重量感。
我第二张喜欢的专辑是朋友送的《Mozart:The piano sonatas》,全部是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作品,一共有20首曲子,钢琴的泛音最为悦耳,却是最难还原的,用旋木倾听,不用费力闭目凝神,就能欣赏到其中的丰富细节,音场很广,背景噪音也被简化到了最小,第一次有听CD音质的感觉,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充满着朦胧的音乐之美,琴键轻柔的落下,如同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水滴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把月的倒影由一起,散到整个湖面。
曲子节奏时快时慢,好像是荡漾的涟漪受到微风的影响,在阻碍中前进。仿佛犹如怨妇般优柔寡断的神情,每一次听这张CD,都要合书而听,找到涟漪到底散到了何处。
现在这个房间已经不“对外开放”了,这次也是跟喜欢旋木的朋友来分享一下,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享受一个人小世界的地方,在这里,用书籍,用音乐,用清茶,审视自己,放空自己,得到彻底的净化之后,再进入这个混乱容易失去自我的世界。
|
|